天上月圆,碗中浮圆,人间至味是团圆。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让坚守岗位的员工感受到节日的温暖,湖北交投江汉运营公司松滋南管理所精心组织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元宵节活动,让新年“压轴戏”氛围感拉满、仪式感爆表。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各位甜咸党,大家是吃元宵,还是汤圆呢?要知道,这个圆滚滚的糯米团子,最早被称为“浮圆子”,后来为取团圆之意,叫做“汤圆”。正所谓,南吃汤圆,要包。北食元宵,靠滚。汤圆小,馅偏软,看起来“细皮嫩肉”,咸甜荤素选择众多。
正月十五要吃汤圆,但倘若我们回到宋朝街巷中,却是索买不到“汤圆”这种节日食品,因为当时歌楼酒垆里惯称“圆子”“浮圆子”。与核桃一般大小的元宵,猪油芝麻水磨糯米粉制作的汤圆不同,最初宋代浮圆子没有那么复杂。词人朱淑真在《圆子》中写道:“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圆月文/杨杰清八月十五刚刚过去。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苹果的甜、月饼的香。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不太圆。一入八月,因为几乎每天晚上都散步,所以特别留意了月亮。刚入八月的时候,月亮又小又高又远,需抬头观赏。离八月十五越近,月亮越低。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逢中秋节,人们相聚一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天上明月皎洁,地上灯火通明,人间处处洋溢着幸福气息。
中新社武汉2月4日电 题:武汉五芳斋汤圆:白如羊脂 甜蜜馥郁作者 武一力中国人的“年味”,体现在活色生香的食俗里。享尽天南海北的“硬菜”后,汤圆开始登上餐桌“C位”。临近元宵节,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中华老字号”武汉五芳斋门口就排起长队。食客翘首以盼,等候汤圆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