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兵燹之祸”的“燹”字,你知道“燹”字正确怎么读吗?又是什么意思呢?“兵燹之祸”又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一、“燹”字怎么读?“燹”字读音为“xiǎn”,同音字“显”,部首为“火”,总笔画18,上下结构。二、"燹"字基本解释:(1) 野火。
浙江宁波天一阁月湖景区银台第内景。 视觉中国 图去宁波天一阁“朝圣”,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早在读到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之前,我就知道这个承载着爱书人梦想的地方,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俄国利用“三国”还辽之机,侵占我国东北大片土地,引起了东北人民奋起抗俄的斗争。俄军在所谓清剿忠义军时,兵经各村屯均须预备牛、羊、粮、草,俄军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奸淫妇女,抢掠民财。有的妇女被抢入俄营。永陵街商民不堪战火,纷纷逃出。
图1 宁山遗迹国不可无史,邑不可无志。国即国家,邑就是县。意思是说,国家不能没有史书,县不能没有县志,县志就是一个县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志书是《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为志地之书,即地理书。两汉时期又有了《地理郡国志》,唐代又有了《括地志》。唐朝以前各县还没有专门的县志。
李伯言(代理阎王)李生伯言(李伯言,秀才),沂水(山东地名,今属临沂)人。抗直(正直),有肝胆(讲义气)。忽暴病,家人进药,[李伯言]却(拒绝)之曰:“吾病非药饵可疗。阴司阎罗缺,欲吾暂摄(代理)其篆(读zhuàn,大印)耳。死勿埋我,宜待之。”是日,[李伯言]果死。
原图配诗:“手斧樵薪(砍柴)助玉昆(好兄弟),履穿指破复何论。天教神虎衔之去,千户归来庆一门。”张诚(难兄难弟)豫(河南)人张氏者,其先(祖先)齐(山东)人。明末,齐大乱,妻(张氏之妻)为北兵(清兵)掠去。张常客(做客于)豫,遂家(安家)焉。[张氏]娶于豫,生子讷(读nè)。
潍水狐(羞与驴为伍)潍邑(山东潍坊)李氏,有别第(别墅)。忽一翁来税居(租房),岁出直(一年房租)金五十,[李氏]诺之。[翁]既去,无耗(没消息),李嘱家人别租(租给别人)。翌日,翁至,曰:“租宅已有关说(约定),何欲更僦(读“旧”,租赁)他人?”李白(说出)所疑。
语言文字契丹王朝建立后,辽太祖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交流的需要,先后命人创制了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两种文字体系。神册五年(920)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以突吕不和鲁不古贡献最大。据《辽史》记载,突吕不“幼聪敏嗜学。事太祖见器重。及制契丹大字,突吕不赞成为多”。
《云半结庐 丹霞胜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148页,88.00元作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位于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不仅在地质学界具有重要地位,还因绮丽的风光成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乱极多,根据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仅从公元960年至1911年的950年间,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战争就达1761次之多,其中完全没有发生任何战争的年份只有区区几十年而已,可以说,战乱对古代的黎民百姓来说是一种常态,而和平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短暂的间隙,频繁的战乱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惨剧让古人发出了“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哀叹,也让古人积累了丰富的战乱避祸经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莫过于“小乱入城,大乱避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