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国内 AIoT SoC 龙头厂商,产品向多元化转型。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为励民先生和黄旭先生,两人为一致行动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两人合计持有公司 53.74%的股份,同时公司的 4 家员 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15.93%。
7月10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瑞芯微,603893.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543.15%-686.29%。2024年上半年,市场需求逐步复苏,AIoT迎来增长。
先说态度:1、瑞芯微成立二十年,从做复读机芯片起家,到MP3/MP4芯片,到平板电脑芯片,再到智慧物联以及正在发力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屡次调整芯片方向,依然保持强劲生命力,难能可贵;2、瑞芯微在音频处理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源管理技术等IP 核技术方面形成了较强的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文多4月14日,瑞芯微(SH603893,股价51.94元,市值217亿元)发布了2023年年报。2023年度,瑞芯微实现营业收入约21.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4.65%。
公司公司致力于系统级 SoC 芯片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其应用处理器芯片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和智能物联两大领域,应用场景覆盖平板电脑、智能机顶盒、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智能安防等众多领域,电源管理芯片主要为与应用处理器 SoC 芯片相配套的电源管理芯片和手机快充芯片。
不同于手机、电脑市场的高集中度,物联网市场有无数分散的细分领域,当曾经的普通物品想要“进化”成智能终端时,嵌入芯片的需求千差万别,这也就使得物联网芯片公司很难设计出一款通用芯片,埋头设计容易与市场脱节,此时与下游客户合作开发便成了必然选择。
2024是科技大年,大科技作为卡脖子产业是我国长期发展进步必须努力的方向,被卡脖子是战略性任务,发展科技是大势所趋,国产替代急需雄起,只有牢牢掌握科技命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國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 责编:张剑锋根据摩尔定律的原则,信息技术产业总在优胜略汰中不断地刷新着一项又一项成绩、同时一个又一个的跑分被改写。在移动处理器端,从年初的CES2014再到春季香港电子展,先有NV的K1将移动处理性能抬高到了新的高度,后有瑞芯微RK3288刷新了国产的最高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