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I正重塑蛋白质科学范式,引领生命科学从实验探索迈向精准设计的新纪元。2024年,AlphaFold2因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突破性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mRNA疫苗也因其在新冠大流行中的关键作用荣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月25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冯巍课题组撰写的题为The architecture of kinesin-3 KLP-6 reveals a multilevel-lockdown mechanism for auto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其内部大多数蛋白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并在细胞质中合成。核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Pre-protein)在穿过叶绿体表面的双层被膜进入叶绿体的过程中,高度依赖于复杂精巧的前体蛋白转运体系统(Translocons)。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东京9月29日电(记者钱铮)驱动蛋白穿行在细胞里的微管“轨道”上,把各种营养成分输送到细胞的每个角落,被誉为细胞内的“货物列车”。日本顺天堂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了驱动蛋白1调节血糖的机制。
神经元中VMAT2的作用机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快乐可以是抽象而诗意的,是一首优美的旋律,是一朵绚烂的繁花,是一种生命的赞美。快乐也可以是具体而理性的,是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在大脑中上百亿个神经元之间传递。
【健康前沿】作者:武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人类的大脑中分布着上百亿个神经元细胞,独立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但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信息是如何实现跨越突触传递的?德国药理学家奥托·洛伊维巧妙地设计了蛙心实验,证明刺激迷走神经后释放出了某种化学物质,而并非电信号。
新京报讯 10月15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GenSci122片项目已在FDA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默示许可。本次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根据相关法规要求,金赛药业将有序开展后续人体临床试验工作。
.“潜伏”在人体细胞上的巨大“泡泡”病毒:科技人员在绘制这些图像时使用了真实的数据,并在某些细胞微域结构上增加了相关色调,从美学上对图像进行修饰,让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细胞尺度上所发生的现象,明白复杂的生物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