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双锦衣》(前后本),吕南仲编剧。 宋时洛阳乡宦姜景范有二女,长女雪春,许学生王善;次女琴秋,许学生吴给。姜公命二女各绣锦衣一件,以送各自未婚婿。吴、王之同学纨绔子弟蒋成史、许本德见而羡之,同谋杀吴、王而夺其妻。四人相约钓鱼,蒋推吴给落水。
九十一年前,鲁迅到访西安易俗社,一部原创秦腔古典剧震撼了这位文坛巨匠,改变了他对中国戏曲固有的偏见。这部戏就是西安易俗社创作的历史剧《双锦衣》。近一个世纪后,该剧社第四次复排、第五代演出的《双锦衣》于2015年6月重新亮相,让一代文豪点赞的经典之作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魅力?
三秦网2015-06-16 08:53:53时隔23年,在陕西省2015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易俗社经典名剧《双锦衣》经过半年的排练打磨,昨晚(6月15日)在易俗大剧院正式首演。该剧由易俗社创始人之一吕南仲以张邦昌偕逆为背景而编写,事见于《宋史纪事本末》。
杨安民不但自己演出《软玉屏》《蜜蜂计》《双锦衣》《双明珠》《济南案》等传统戏,还演出他的拿手戏《独木关》《杀四门》《白水滩》《反西凉》《摩天岭》等武生戏,《激友》《坐窑》《打柴训弟》等贫生戏也很受欢迎。
易俗社演出的秦腔《双锦衣》剧照。(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摄 资料图片)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秦腔艺术,近年来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如何?
【来源:新华网】悠远而敞亮的大秦正声,再次在著名学府响起。近日拉开帷幕的清华大学2024年校园戏曲节中,易俗社受邀登台专场演出,为清华学子带去秦声秦韵的精彩。这也是继2015年易俗社首次在清华大学演出以来,又一次走进清华园。演出现场。
为扩大剧院文化影响力,弘扬传统戏曲文化,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于9月1日-9月10日举办了“花雅之韵·戏聚长安”戏曲周活动,本次活动结合了秦腔《双锦衣》、昆剧《牡丹亭》全本的演出并面向观众、市民开展了秦腔、昆曲专题讲座,以及脸谱绘画活动体验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