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冯帆 宋喜群“发福利喽!”日前,随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盆泉村党支部书记闫玉光一声吆喝,盆泉村“两委”成员及志愿者们将一袋袋面粉、一箱箱小米发放到村民手中。村委会大院瞬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临沂客户端讯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古泉村用好片区发展政策流转2400亩土地,引进两家农业龙头企业,种植新品种蜜桃、苹果,一年间实现集体收入182万元,让乡村既有颜值也有产值。6月初,沂南县岸堤镇玉泉庄村,橙黄杏果挂满枝头。在镇级联合社的示范引领下,该镇果农种植1.
在临沂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沂河新区以“党群同心”示范区建设为统领,通过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村集体与农民群众之间新的经济联结纽带,逐步形成“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产业振兴新局面。
鲁网12月22日讯自“四雁工程”实施以来,临沂市莒南县文疃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抓规范、强服务、育典型、求突破”的思路,狠抓“头雁”队伍,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口,结合镇域“草本之乡 康养小镇”的定位,压实带头人助推村集体增收责任,蹚出共同富裕新模式,其中黄城后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在临沂客户端讯 最近,河东区郑旺镇郭家湾村土豆种植基地里的两千多亩土豆进入收获期,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获土豆。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土豆收获机在田地间来回作业,一颗颗饱满匀称、色泽金黄的土豆不断从地里翻滚出来,铺满了整个田垄。村民们紧跟其后,进行捡拾、分拣、装袋、打包。
2022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中,立足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聚焦破解农村发展要素难以盘活、城乡要素双向流通不畅等问题,在沂南县创新试点“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并于2023年在全市实施。
鲁网7月22日讯“近年来,我们村抢抓‘共富基地’建设有利时机,村民积极用土地入股,还能就近到‘共富基地’务工,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益,一举两得,日子越过越红火。”说到“共富基地”,莒南县团林镇陈家黄所村村民陈广云高兴地说道。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河东区郑旺镇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园里,今年种植的1500亩西芹、娃娃菜大丰收。亩均纯收入过万元的好收成,让合作社的社员们笑得合不拢嘴,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丰收体验。“‘产业联合体’模式让我们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共富,实实在在地振兴了产业,富民强村。
在临沂客户端讯今年以来,围绕破解农村发展要素不足、城乡经济循环不畅难题,临沂市沂南县将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作为“一县区一改革品牌”事项,以“打造小微企业产业园”为突破口,创新“跨村联建、合伙共富”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助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村庄抱团振兴”的良好局面。
在临沂客户端讯3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兰山区李官镇李官村的兰山区澄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红色的小西红柿挂满枝头,众多游客正在采摘。“我们大棚里种植了5个品种的西红柿,无污染、口感好,得到市场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