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还在休息时间,被要求立马面见毛主席,并且地点还是他老人家的卧室里,但是当他见到毛主席那一刻,他心中的不满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发自肺腑的尊敬,一个总所见到的毛主席和他想象中的毛主席到底有何区别,接下来让我们回到1972年去探究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外国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制造了太多苦难,那时候的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后是毛主席带领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赶走的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从此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使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了统一。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北京天竺机场,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当天,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媒体和记者伫立在北京机场,随着周总理和尼克松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现场的镁光灯闪成一片,快门声更是此起彼伏,全世界都知道,这意味着中美两国自此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
截止2022年,美国历史共246年,一共产生过46任总统。这些总统里很多人没有完成自己的任期,有的病死在任上,如罗斯福;有的被人刺杀,比如林肯。但是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上,自己宣布辞职走人的总统只有一个,那就是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第一張照片大家可能很熟悉,这是1972年2月,60岁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与79岁伟大教员会面时的场景。当时的中国,虽然贫穷,但因为有伟大教员建立起来的完善工业体系、独立大国外交和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底气,所以,即使是称霸世界的漂亮国总统在东方大国面前也必须是毕恭毕敬的。
金一南将军2021年在武汉的演讲,曾经讲到200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随身笔记本解密时,他正在美国访问讲学,亲眼看到了笔记本中记载的,尼克松访华中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总的原则:treat him as an emperor。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而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需要寻找新的战略伙伴来制衡苏联。美国总统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