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居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多人都表示“无法接受”,因为这座桥是当地过河的必经之地,特别是每天往返于河两岸上学的孩子,也都会经过这座桥,可以说,当地居民对这座桥,有着很深的感情,特别是世代都生活在这里的人,更是感到非常痛心。
很意外,在浙江常山遇到了一座廊桥。天正下着雨,我收了伞,拾级而上。这样的天气,在廊桥里坐一坐岂不很好?此前拜访过泰顺的北涧桥、溪东桥、旗峰桥,被廊桥的古朴和静美所惊艳,没想到刚下常山芳村高速口不久,就见到了浅溪上架着的一座廊桥。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5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踏访木编的桥,寻找理解人类建筑文明的钥匙》的报道。编木拱桥是一种用木材交织起拱的结构形式“编织”而成的桥。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奇特、罕见的桥梁形式,编木拱桥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都非常少见。
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吴复勇,浙江庆元人,今年66岁,16岁开始学习古代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至今正好50年。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而在所有廊桥类型里,木拱廊桥的技法最复杂,几乎不用铁钉,通过榫卯互相咬合,就可以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潮新闻廊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也是连接人与人的道路,更是连接过去的人与未来的人的道路。三条桥藏在山中,被称作“世界上最孤独的廊桥”。摄影:钟晓波1董直机的名字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晚到他自己都快把造桥这件事忘掉了。很久很久以后,有人在一座老桥上发现了痕迹。
图①:福建寿宁县福星桥。周 宏摄图②:浙江泰顺县文兴桥。陈赞玲摄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经江南水乡,最后从上海而入海,海纳百川,成其宏阔。木拱廊桥是木拱桥的典型代表,曾在浙江泰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土文化遗产看中国:在泰顺看见中国》近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特刊发其中《董直机、曾家快师徒和他们的廊桥营造技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