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返回舱、中国空间站模型来香港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今日揭幕11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揭幕。展览将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2月18日对公众开放,免费入场。
从空间站知识学习,到模型设计、动手拼装,B站UP主“凹凸赛克”罗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17000块积木在地面模拟“中国空间站”。用积木制造爆款,“凹凸赛克”的秘诀是什么?近日,新华网记者专访了这位95后小伙,与他一起聊聊在积木世界“造梦”的过程。
2022年4月,河南商丘95后奶爸刘锦带着6岁的儿子,花了3天时间,用70斤废旧纸箱做出了一个长4米、宽2.5米、高1米的中国空间站模型,并将制作的过程了社交媒体。刘锦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正处在“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对航天方面很感兴趣。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北京报道逐梦寰宇问苍穹。我国的航天事业,历经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与心血。近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一件件展品凝结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的探索创新,背后更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心血与智慧。
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大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开幕首日探馆中,发现了不少令人弹眼落睛的亮点展品。氢能源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模型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
第六届进博会国家展11月5日以线下展览的方式重新与观众见面。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第六届进博会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备受关注的进博会国家展当天也以线下展览的方式重新与观众见面。当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5.
全面建成两年来,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两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产出了系列原创性、前沿性、创新性成果,部分成果实现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年,就在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导报讯 (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 周志凤)超大“太空人”飞过40米高的1:3中国空间站模型,开启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科技感”满满的新春盛宴。今年春节,诚毅科技探索中心从正月初一持续开馆至正月十六,丰富科普活动精彩纷呈不断档。
中新网厦门2月18日电 (杨伏山 周志凤)2024年春节,恰逢甲辰龙年新春,厦门结合《山海经》主题开展春节活动,将上古传说与现代科技梦幻联动,让小朋友在丰富的科普活动中欢度别样的新春。科普活动现场不仅能穿小龙人服装巡游,还能近距离观看超大太空人飞过40米高、1:3中国空间站模型。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厅里的一件件展品,都是中国载人航天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印迹。在成就展上,这些展品不断被观众用相机记录下来,合影留念、上传分享。许多观众不仅看“热闹”,还要看看里面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