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7 日震撼发布。由武汉大学严欢、美国华盛顿大学 David Veesler、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邓增钦以及广州实验室石正丽共同通讯的研究论文 “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lated coronaviruses”,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在线发表,为人类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和传播机制打开了新的窗口。
2020年11月17日,石正丽团队正式向NATURE提交了RaTG13的详细来源。该病毒来自2012年到2015年该课题组对云南省墨江县通关镇矿井的采样(相关研究请参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1-z)。
Editor's note: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has been in the eye of the storm since the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later known as COVID-19
每经编辑:毕陆名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上述名单显示,清华大学颜宁、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等人名列其中。
2020年5月21日,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与杨兴娄副研究员科研论文“Pathogenesis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成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转基因小鼠模型HFH4-hACE2。
长期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已赴广州实验室工作。10月31日,武汉大学官网发布了一则“严欢团队Nature发文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的消息。其中,该消息披露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石正丽的任职单位为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前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俗语道出了人才流动的常态。在科研领域,优秀人才的加盟往往能为机构带来新的活力。我国病毒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石正丽研究员,就在今年5月加盟了广州实验室。这位石正丽研究员,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讲者| 石正丽整理 | 王心玥编辑 | 李 娟● ● ●非常感谢智识学研社邀请我给大家讲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今天我的讲座的题目是《知己知彼,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到今天我们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也就两个月零10天,离 “知己知彼” 还差得很远。
文章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这是对其研究的肯定。我个人的观点是对病毒的探索是增强人类对病毒的理解掌握甚至控制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也是人类对生命机制的探究的最佳突破口。对此类研究我们必须持鼓励的态度。但是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此类研究所蕴含的风险。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主任刘丽军宣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表彰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14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工作者获得表彰。
同一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8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公告,宣布2023年院士增选推荐、增选提名工作结束,有效候选人的人数分别为583人、655人,一共1238人。
据武汉大学消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提出了“人工设计病毒受体”的病毒研究新思路,有望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进一步助力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环球时报”记者5月2日获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专家石正丽当日发布微信朋友圈,否认所谓“叛逃”谣言。“亲爱的朋友,我和家人一切安好!不管有多困难,都不会出现‘叛逃’谣言中说的情况。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我们心中有对科学坚定的信念。一定会有云开日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