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李学恩/薛皓教授团队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尤永平/张军霞教授团队共同完成了国内首例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诊断联合细胞级显微镜指导的脑胶质瘤精准手术,并首次在术中将肿瘤切除的细胞边界可视化和分子化,为脑胶质瘤分子边界的判定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手段,标志着齐鲁
11月16日,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两名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下瘤内注射溶瘤病毒治疗,并置入Ommaya囊以便于术后多次注射,术后两名患者均无明显特殊不良反应。
当听到“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且不能再次手术”这样的消息,患者和家属往往陷入深深的绝望与无助之中。就像许多面临这一困境的家庭一样,他们四处寻觅着哪怕一丝希望的曙光,而射波刀治疗,或许就是那束可能照亮黑暗的光。
来自内蒙古的患者刘先生,7月份脑胶质细胞瘤复发,入院治疗仅三天,便笑容满面的反馈之前头痛、肢体无力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外出活动!2020年8月份,刘先生因为突发意识障碍,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瘤,并在全麻下进行了开颅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脑胶质细胞瘤。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刚和主治医师薛皓团队在神经科学领域学术期刊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中科院1区)上发表题为“Ultra-early stage lower-grade gliomas: How can we de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23日公布,正式批准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伯瑞替尼脑胶质瘤的适应症,这种药物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这标志着我国先于其他国家进入脑胶质瘤精准诊疗模式。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神经外科领域治疗难度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每十万人中约有3-5人发病,具有难治疗、易复发、致死率高等特点,即使手术加上术后放化疗,GB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只有约16个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术后,马晓东带队对患者进行查床。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讯(通讯员 万清文)脑胶质瘤是一种源自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占据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至60%,以成年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而闻名。
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的妈妈是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平时神采奕奕的阿姨,间歇性有点头晕脑胀,有一天却忽然倒下,医生告知确诊脑胶质瘤,宣告病危,而且,从昏倒到离开,连半集的时间都不到,剧友们表示眼泪都来不及流。
红网时刻新闻1月5日讯(通讯员 陈继媛)张佳佳(化名)21岁的年轻男性,5年前开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晕眩等症状,这些症状逐渐加剧并影响了日常生活,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下降和运动障碍等症状,且症状加剧的速度非常快。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转自小荷App真实医生笔记【基本信息】男【疾病类型】胶质瘤【治疗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治疗周期】3天【治疗效果】病情稳定一、初识患者我问诊过无数的病人,脾气如此暴躁的也甚
“明年还要和大家一起过5岁生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10楼病房,54岁的老叶和前来查房的医护们共同庆祝特别的“4岁重生生日”,许下新的愿望。4年前,老叶突然左侧瘫痪,被确诊为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胶质母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仅14.6个月。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开展了国内首例机器人立体定向活检和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联合诊断指导的术中核磁引导下脑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术(MRgLITT),标志着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脑肿瘤微创手术已进入全新的智能化精准诊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