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推出史上最大规模化债计划。点评:化债规模史无前例,其中10万亿化债,2万亿展期。但由于之前市场普遍预期将有一定规模的财政资金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补贴两新、收购存量房等,但本次会议并未出台相关增量政策,仅口头表达了相关政策正在陆续推进,因此市场对会议的第一反应仍是不及预期。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房地产行业确实没有受到刺激,迎来上涨,反而是各大房企频频爆雷,甚至还出现了业主们集体停贷的情况,但问题在于,不只是房地产行业,没有迎来上涨,其他行业似乎没有出现什么变动,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日,国常会重磅决定 33项措施稳经济措施,10万亿级别的经济刺激计划逐步浮出水平。财政政策: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5万亿,再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
而当经济刺激计划的号角吹响,我们心中又会燃起希望的火光,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的一番“豪言壮语”——“10万亿经济刺激要来了!”,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出台12万亿解决地方隐性债务的背景,是目前各地方政府过去自己筹措的资金用于地方基础建设或其他支出,已经背了14.3万亿的债,并且这部分债务的每年的付息都在8%左右,到2028年必须还清,即使不考虑这14.3万亿的本金归还对地方政府压力有多大,只利息就有6000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债务压的一些地方政府喘不过气来,严重阻碍了一些地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生福祉等工作。
1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终于落地,无疑会给以后得中国经济产生深刻且重大的深远影响。有些人会担心这10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不是会流向不该流向的地方,比如某些人的口袋?这种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次的经济刺激政策和2008年的4万亿有很大的区别,每一笔钱都有专门的用途。
中国股市暴跌,沪指创三个月历史新低,将去年9月24日金融三巨头集体喊话,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财政部、发改委等各部门鼎立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进而带来的股市乐观向上氛围几乎消弭殆尽,大量新入市股民被套,抱怨之声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