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能不能恢复到2%或者更高一些,这可能是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很重要的关键指标或者变量。”6月26日,在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据国新网,10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五部门共同编制的《“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1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在生态环境监测、应对气候变化等10个领域,共有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等50项技术的重点任务。
郑宝用 他曾是华为的002号,是他力排众议,保住了华为的消费终端,才有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华为手机 他是华为中央研究院的首任总裁,助力华为公司在自主产品研发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他曾是华为的002号,带队推出国内首例HJD48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填补当时中国交换机市场的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提出到2025年,海珠区 “一区一谷一圈”创新格局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为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引擎、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的新产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动能等发展目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从2021年的644家增加至8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从51家增加至60家等发展指标。
这份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到2025年,以‘高效、绿色、低碳’为研发主线,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建20家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承担或参与10项以上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确保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体系初现雏形。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过去的2023年,四川科技勇于攀登,不断实现创新变革突破。2月23日,2023年度四川科技创新领域十大榜单重磅发布。榜单包括四川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四川十大科学进展以及四川十大科技创新领域年度人物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