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1935年,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正满怀憧憬与渴望,看到了一支与自己家乡那些横行霸道的军队截然不同的军队——红军,那些士兵与百姓和睦相处,常常帮助村民挑水扫地,他们不仅仅是战士,更像是亲近的兄弟,这个少年名叫王扶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年少的王扶之深受这样的影响,心中燃起了参军的梦想。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1614位将军荣膺开国将帅称号,其中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60位少将。70年的时光弹指挥飞间,千名将帅大多已作古,张力雄将军在今年4月逝世,享年111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王扶之将军1923年生于陕西省子洲县,那一年在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开始大罢工,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蒋介石也飞往苏联准备筹办鼎鼎大名的黄埔军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古语有言,时势造英雄,因此上世纪我国才会出现那么多将星。他们各有各的光芒,又交相辉映,点亮了一个时代,也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然而,岁月不饶人。
在阅读开始前,请您点一个免费的关注,以免错过以后的精彩文章,感谢您的支持。特别是在1955年至1965年这段时间,一批军事精英浮现眼前,他们因为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出色才华与领导力,得到了军界最高的荣誉和肯定。
在那个红色年代,有很多革命英雄在前线奋力杀敌,努力实现保家卫国的梦想。1955年,中央决定举办一场授衔仪式,让这些英雄得到应有的军衔。据统计,授衔仪式中一共有上千名开国将领被授予军衔。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陆续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