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中国春节文化体验活动上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剪纸。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团聚、好运、传统——巴西人眼中的中国春节新华社记者范源辰、司小萌“春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运,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中新社圣保罗9月7日电 题:巴西学者哈德曼眼中的“热带中国”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六赴中国后,72岁的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语言研究院资深教授弗朗西斯科·福特·哈德曼将旅行日记结集出版。中葡双语版取名《中国日记:一个巴西人眼里的真实中国》,葡语版取名为《我的热带中国:旅行日记》。
老外不见外-哈德曼2024年8月15日,中国和巴西迎来建交50周年纪念日。弗朗西斯科•福特•哈德曼今年72岁,是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文学院的资深教授和研究学者,也是一位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充满研究热情的学者。
国外男子第一次见到体温枪躲,看见测温枪瞬间就往桌子下面躲,苦苦哀求工作人员不要开枪,吓到站立不起来,工作人员耐心解释保证不会伤害他。随着工作人员的靠近他仍然感到惊恐,他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国家,自我防护已经成为下意识了。
中新社武汉8月27日电 (记者 武一力)巴西媒体记者考察团一行20余人,于26日至27日到访武汉东湖高新区及武汉经开区,参观科技企业,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光谷空轨。8月26日,巴西媒体记者考察团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参观。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月20日文章,原题:从《摩登原始人》到《杰森一家》——美国重新发现中国生活在亚洲强国近十年的巴西人亲历了美国市场禁止TikTok后,众多美国用户,以及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网民受好奇心驱使涌入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的这一“神奇”事件。
今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多年来两国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中国湖北大学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建巴西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不少巴西学生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文学习后,来到湖北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圣保罗7月19日电大到电视空调,小到耳机数据线,在2024年巴西圣保罗消费电子展上,多家中国品牌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巴西当地采购商和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产品青睐有加。为期四天的圣保罗消费电子展18日落下帷幕。
来源:环球时报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凭借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加速奔向未来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6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列车达到400公里/小时,客运和货运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将重新定义全球出行。
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巴西《论坛》杂志网站9月15日刊登文章,题为《我所看到、体验到和感受到的中国正在建设一个更加社会主义的新世界》,作者是雷纳托·罗瓦伊,编译如下:中国正在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建设我们经常憧憬的新世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8月14日,巴西总统卢拉在首都巴西利亚表示,巴西愿以巴中建交50周年为契机,对同中国探讨共建“一带一路”保持开放态度。卢拉称,中国善于抓住机遇,国家发展“令人羡慕”。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月18日文章,原题:世界经济论坛表示,中国在多极世界的地缘政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提到,在全球合作秩序正在整合的当下,这个亚洲大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3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繁荣指标,却忽视了社会公正、环境可持续性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重要发展指标。现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注重可持续和全面发展。
来源:环球时报 巴西“真实巴西”网站7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开通新高铁线路,进一步实现高铁建设目标6月底,中国甘肃省开通了高铁新段——兰张高铁兰武段。该段连接省会兰州和武威市,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全长194公里,途经6个车站。
前段时间,跟一位国外好友聊天,无意间提起最近想要减肥,晚上要出去夜跑,结果对方无比羡慕的说了句:羡慕你呆在如此安全的国度,我晚上九点以后从来都不敢出去。听了这句话之后,我愣了好一会儿,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晚上出去随便溜达,不是跟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