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泊升2月21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围绕“引领城市发展 服务人民出行”介绍有关情况。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军介绍,2022年,济南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加快推进。
记者 于泊升3月8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持续提升济南交通通达能力”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2023年,济南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24个,完成投资832.6亿元,位列全省第一,投资再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5.
记者今天从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项目提升年”工作落实会议上获悉,2024年,济南“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速成型。高铁通车里程44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济滨高铁加快建设,济枣高铁先行用地全部交付,正式用地组卷率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
2月23日,在济南市交通运输系统工作大会上,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济郑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填补了济南西向大通道的空白,济南到郑州由过去的近5个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目前每天2.2万人在济郑高铁这条线上出行。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报告摘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高铁终究要开进南部山区!”2023年12月,济枣高铁开工,南山居民黄建斌与众多当地人迎来了南山站的建设。
从奔驰的济郑高铁到跨黄桥隧,从“钢铁驼队”欧亚班列到等级最高的4F机场……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铁陆空地水”全面发力,省会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辐射能级大大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现实。
近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济南成为山东省第一座“总规”获批的城市,同时也是北方第二座获批复的省会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济南的四大城市性质: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8日讯 2023年,济南市有5.3万人奋斗在3000多公里的项目战线上,累计解决各类问题一万多个,社会各界给予感谢信锦旗300多件。济南“铁陆空地水”齐发力,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
记者 于泊升2023年,在济南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全市“项目突破年”确定的中心任务,按照“1+373”工作思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开年即开跑。2月11日,济南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打造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今年是济南的“项目提升年”,已成为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的济南,如何加快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近日,国产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掀起行业新浪潮,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I应用。记者发现,不少单位、企业或个人与DeepSeek交流,发起提问,以找出新思路与有深度的答案。DeepSeek对时政与城市发展掌握多少,能否从海量信息中做出深度思考?
5月25日上午,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磊在2024济南·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济南将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建设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同时总投资500多亿元的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67个“十四五”现代物流网项目正加快推进。
交通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高效联系最基础的基础设施,不但是联系并且拓展空间的“桥梁”,还是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因此,推动区域协作高质量发展,交通作为“脉络”要先行,率先推进互联互通。备受期待的《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近日一经公布,便引来诸多关注。
原题为:铁路织密成网、公路四通八达、水运通江达海 山东加快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大关,“轨道上的山东”切实可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8700公里,高速公路网织得越来越密……作为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两年多来,山东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