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披彩开道,马拉洋车迎亲,这样的娶媳妇方式着实让22岁的新郎官陈必聪“高调"了一把。2014年9月6日,当马拉洋车的迎亲队伍在西安市长安区夏殿村口一露面,立刻引来路边市民艳羡目光,大伙纷纷掏出手机,忙着拍照片或是赶紧发微信。
上马扬鞭、俯身低腰、精准拾起……不到一分钟,跑马拾哈达的动作一气呵成,身着皮袍、头戴毡帽的阿拉腾布日古德在骏马上显得十分轻盈。一条条蓝色哈达在骏马奔驰中迎风摇曳,成为银装素裹的白音锡勒牧场上一道风景。马缘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其马文化源远流长,视马为生灵中的精灵。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地处天山脚下的昭苏县有着天马故乡之称,那里出产了我国本土著名的马种伊犁马。这两天随着气温的回升,积雪开始消融,昭苏县马场1000多匹被圈养了一个冬天的马,在马场职工的带领下回到了草原,以便在即将到来的春夏季保持良好的状态。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电 题:掌声雷动欢送香港传奇“马王”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这是一个特别的赛马日,暴雨如注,在两场赛事的间隙,日前宣布退休的“香港马王”“金鎗六十”的欢送仪式在沙田马场马匹亮相圈举行。三层的看台座无虚席,连走廊上亦挤满人。
央广网锡林郭勒4月12日消息(记者刘欣荣)“马生双子,太罕见了,这是家里的大喜事。”近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查干乌苏嘎查牧民朝鲁家的蒙古马顺利产下双胞胎马驹,一家人喜出望外,直言这是吉祥的好兆头。
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近日,《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CCTV-1热播,全网又掀起了“非遗热”,网友纷纷表示:被老祖宗的东方美学硬控了!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居世界第一。这些非遗瑰宝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