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心意拳里面的绝活儿,那蹲猴桩绝对是个难点,但也是超级关键的一环。这个动作不仅是心意拳的一个标志性动作,更是整个拳法的基础,涵盖了手法、身法、步法的精髓。其实啊,这个桩功的训练,就像是拳法中的瑞士军刀,功能多多,关键时刻能大显身手。
【原文】以心意诚于中而肢体形于外,含藏先天之本,性命生死之道,阴阳为母,四象为根,以夺阴阳之造化,扭转乾坤之炁机。此一段文字见于近年来问世的《姬际可自述》,虽有后人伪造的嫌疑,但拳学价值很高,故采用之。
练习传统武术的,应该都听过《易筋经》,都知道这本书里面藏着传武修炼的秘密,也就是伸筋拔骨。等到真正修炼了《易筋经》以后,好多人都比较失望,因为从伸筋拔骨的角度来看,以“韦陀献杵”为代表的《易筋经》并不比瑜伽的修炼更好。
重收轻出,轻收重出,轻重劲,松与紧的关系是什么?比如,传承在我们驻马店市一脉心意拳中的梱身孑、活身子、拧身之法、开身之法和拉皮吊〈含蹲板条〉等等不传之秘的炼习中,特别是与此相对的意炼之法,都含有松紧 的要求。
然后曲膝下蹲,膝下蹲时膝尖不能过脚尖,再讲胯要包胯,或叫微裹胯,然后尾闾微向前兜起,后腰命门处凸出,腰胯呈突出的园形,丹田就含在中间了,再下一步是包肩也叫肩下坠塌,翻肘手自然下翻垂在大腿上,胸要内含微向后吸后背自然突出呈圆形状,最后头部自然放松,下巴微向前伸一点使颈椎骨节节放松就行。
按语:此文孙保才老师分析了太极拳的螺旋劲与心意拳的拧裹劲的共性。诸君不妨一读,许会有所收益。正文:我对陈式太极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与炼习这个拳种的朋友相互交流学习中得到的。心意拳与太极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的螺旋劲与拧裹劲就是一种,可以说是它们的共性。现略谈一下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