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家长在要求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时,会反其道行之,或是直接制止孩子,或是用奖励让孩子去完成任务,并且通常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孩子能体会到的奖励越来越少,当然挫败感越强,自然孩子会产生“凭什么要听你的”反感的心理了。
引子我们来看一个现实生活场景:父母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宝贝,现在做作业的时间到了,你该去做作业了。”孩子不耐烦地回应道:“我还没玩够呢……”父母有点生气了:“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孩子开始闹脾气了:“我才不要你管呢,你凭什么管我!”……这种场景我们是否似曾相识?
无数个的“为什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因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需要得到休息呀”“为什么要休息”“因为忙碌了一天,我们的大脑、身体已经很累了,只有休息好了,在第二天才会有精力玩儿”“为什么不能一直玩儿”“因为那样会很累”“为什么呢?
当孩子开始问“为什么”时,普通妈妈直接回答,聪明妈妈这样做:一、不直接给答案。也许孩子说出的不是标准答案,甚至有些可笑,但这毕竟是孩子用心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的结果,这点比一个标准答案更加有意义,孩子记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