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作为春节档个人最期待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远远超出预期,在叙事、人物、视觉、内涵等各方面都比优秀的前作又更上一层楼,是一部浓墨重彩,密集紧凑,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巅峰之作。
1905年,谭鑫培饰演的老将黄忠,一甩髯口,把刀一横,《定军山》里的这一幕,宣告中国电影正式启航。从黄忠到哪吒,从《定军山》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从万人空巷看国粹京剧影像,到近两亿人次闯入影院助力中国神话传奇,这一趟曲折又激荡的旅程,中国电影走了120年。
2025年春节档“鏖战犹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逆袭,现已成功登顶。一群热血青年,全力以赴“死磕”五年,吒儿有情有义,坚信我命由我,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哪吒的形象随时代变迁,一路走来,经久不衰。现在,在光影的极致追求中,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又蝶变出了新的模样。
在“闹”了一个春节之后,哪吒成功出海,“闹”上了国际。据媒体报道,《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正式上映,在北美已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一个神话人物为何具备这么强大的能量?
来源:人民日报 陈圆圆“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台词,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也映照出中国动画电影打破桎梏的决心。人们惊叹于这个脚踏风火轮、身披混天绫的少年英雄角色所迸发出的能量:雄踞中国电影票房、观影人次以及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三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