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大头鱼(鳙鱼、花鲢)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湖南地区的传统名菜“剁椒鱼头”就取材自大头鱼,麻辣鲜香,让人回味无穷。从产量上来看,大头鱼也不负“家鱼”之名,2019年全国共养出了300多万吨的大头鱼,几乎家家户户都吃得起。
白鲢和花鲢在民间有很高的知名度,价格实惠、营养美味,而且还都位于四大家鱼的行列。在2019年,全国只有草鱼的产量突破了500万吨,白鲢和花鲢的产量紧随其后,都突破了300万吨,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据《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全国鳙鱼总产量约320.3万吨,较2013年增长约6.2%,产量仅次于草鱼、鲢鱼。近年来,受整个水产养殖行情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传统草鱼、罗非鱼、鲫鱼、鲤鱼等精养模式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单品种销售越来越困难,鱼贩对配套的鳙鱼需求越来越高。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帆”),作为广东省宝石鲈鱼苗销量最多的企业之一,现在公司产苗量已经超过一千万,除了供应大量的鱼苗到市场,自身每年也养殖近百万斤宝石鲈鱼。
当笔者来到位于广西岑溪市岑城镇六田村养殖户陈丕荣家的鱼塘时,只见他与表弟正将刚从鱼塘里捞上来的“怪鱼”装上鱼筐,准备按订单送货上门。凑近鱼筐一看,只见这鱼长相怪异,头大身短、鳃盖内凹,鱼身竟收缩成“菜刀”模样。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食品店里都销售着一种奇特的鱼干,所有的鱼干都没有头,只保留躯干部位。这种鱼干其实是从朝鲜进口的明太鱼,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了解的人并不多,整个行情也不怎么景气。
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营养丰富,还对食物的口感要求非常高,这种苛刻的要求让我们开发出了各种菜式,甚至不同的食物部位对应的吃法也不同,比如:同样一只鸭,我们会用鸭架煲汤,鸭脖、鸭爪做成卤味,鸭肉反倒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