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5日电 (王玉玲)近日,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科望医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科望医药的主营业务是开发新一代疗法创新肿瘤治疗,创新管线包括六个主要产品,其中四项处于临床阶段,两项处于临床前。目前,科望医药还没有获批及商业化产品。
6月成为上半年最佳打新月后,下半年第一只新股来了。刚刚过去的6月,共“上新”6只新股,平均投资收益水平远超前5月。澎湃新闻统计数据显示,6月,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35141元,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273.55%。7月首周仅1只新股申购。
热钱巨量涌入,有人还在感叹:没抢到优质标的投资份额,背后的IPO闸门却悄悄关紧了。医疗健康这只投资“风口上的猪”,当下正面对极为吊诡的状况:一方面,一级市场项目越来越火爆,不断刷新融资记录,投资人纷纷感叹“卷得厉害”,根本投不进优质标的。
11月15日午间,主做免疫肿瘤疾病领域抗体疗法的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将苏州一处生产厂房卖给药明药明生物旗下的药明海德,总标价为1.46亿元。药明海德是药明生物与海利生物合资成立的一家企业,主营业务为人用疫苗的CDMO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近年来,在国家药政改革、港股18A新政出台以及A股科创板设立等诸多利好推动下,本土生物医药创新企业(Biotech)快速发展,融资较为顺利,因此很多Biotech企业希望向生物制药企业(Biopharma)转型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武瑛港 苏州报道“大家将这段时间称之为资本寒冬,但我还是希望整个医药产业能冷静一点,更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企业或者投资是不是在为价值而努力,要有真正的临床价值、社会价值,然后才能有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