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与企业实行人才共育,是当前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更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两天,“十百千万”农业新质人才培养工程举行百企进校园南京农业大学专场,138家海内外企业来到该校,谋求校企合作及成果转化的新平台、新机遇。校企合作中的一个关键项目,是关于人才共育。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赵广欣 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距离中国春节还有一周的时间,1月19日,南京农业大学邀请30余名中国师生、19名外籍师生,共同开展迎春节系列活动。中外师生团聚在一起,学习制作汉服、编织中国结、品尝饺子,提前感受中国年味,探寻中华文化之美。
在大自然里寻芳赏香,这样的大学课程你羡慕吗?12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了一场大山里思政课——寻芳赏香植物学。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系副教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宇婧主讲本次思政课。大学生在大自然寻芳赏香“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来源:中国网 建设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切实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1月12日,在南京农业大学第二届社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上,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
“立报国强农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南农青年,请你接棒!”9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首次在卫岗、滨江、浦口三校区同步举行。4800余名本科生新生、4300余名研究生新生相聚在钟山脚下、长江之滨,共同开启大学生活新篇章。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教授沈其荣应邀为常州市武进区“新农人田间孵化学校”的学员们授课,聚焦如何利用有机(类)肥料提升桃树栽培效率和果品质量,解决当前常州武进阳湖水蜜桃产业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及消费者对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等挑战,推动农业生产的可
【来源: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赵志枭 记者 王赟)日前,在《中国世界级非遗文化悦读系列》丛书发布会上,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东波教授团队联合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推出非遗领域大语言模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赵广欣 记者 李楠)1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与高淳区合作共建的蔬菜产业“研产销”联合体在高淳区双游村电子商务中心签约揭牌,联合体作为产学研创新的重要平台,将依托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教优势,引入前沿成果,解决生产难题,提产提质提效,打造研、产、销一体化农服模式,助力
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122周年校庆之际学校首届“校园马拉松”在滨江校区火热开跑,3200余名师生校友用脚步丈量新校区、用奔跑展现新姿态。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马拉松正式开跑!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南农体育部教师刁琳宇,“业余跑者天花板”、南农校友狄鋆一同领跑,场上热情被点燃。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恰逢中国首个“非遗版”春节,应泰国素林皇家大学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代表团赴泰国参加第三届泰国国际文化交流节。据悉,本次活动共有13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出席的代表团。
龙虎网讯(记者 张红红 通讯员 陈金香)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0月11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农业科技园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来华留学国情教育基地协议”签约仪式举行,为双方深入合作与发展揭开崭新篇章。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万洋波 赵广欣 记者 李楠)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应泰国素林皇家大学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代表团远赴泰国参加第三届泰国国际文化交流节。据悉,本次活动共有13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南京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受邀出席的代表团。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楠秾萱 记者 李楠)有一种美,叫框景一扇窗。2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晒出一组绝美校园地标图,一张精心设计的文创透卡,框出校园美景!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文创透卡的设计别出心裁,取色源自中华传统色系边框,采用中式核心传统纹样字体。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许春林 记者 张敏)10月26日,“南京农业大学淹城小熊猫繁育研究专家工作站”在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正式揭牌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艳锋表示,此次与江苏灵玲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的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双一流”扩容计划已明确,浙江、安徽、山东等省份已出台政策,力争在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此次带来的提案就是加强对在苏办学的部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支持力度 。
1月19日,南京农业大学留学生展示他制作的春节手工艺品。当日,“蛇舞纳福 巳巳如意”迎新春主题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该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外师生一起制作春节传统手工艺品,品味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