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CCER碳交易正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经济手段,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刺激企业和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CER碳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环保手段,通过CCER认证,企业、行业或项目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销售获得的碳减排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郁娟中国推进双碳战略的另一全国性市场机制——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迎来重启。10月19日晚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
1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了公告,写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现阶段,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收取开户费2000元/户,收费1000元/年,市场初期对纳入全国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暂免收取。
核心观点CCER的重启,不仅可以帮助符合标准、具有碳减排效应的项目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对企业中长期的碳减排部署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更高效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周宏春温室气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交易,是指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
每经记者:夏冰 每经编辑:杨夏1月22日,市场期待已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终于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重启,注册在江苏的全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企业——中国石化碳科公司等参加了当日首批交易。
来源:【中国能源报】燕山石化是参与此次CCER首批交易的能源企业,图为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燕山石化/供图 时隔近7年,睽违已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于1月22日在北京启动,市场启动首日总成交量达375315吨,总成交额为23835280元。
【编者按】要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产业重要载体的园区和企业,需要探寻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023年,澎湃新闻推出“走近零碳”项目,将探访园区与企业,深度调研产业绿色转型。期待产学研共济,探究零碳未来的务实方案。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郁娟2023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以2.12亿吨的年成交量、68.15元/吨的年成交均价结束了一年的运行。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尽管和全国碳市场45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相比,2.12亿吨的数字仍然较小,但平均碳价相较第一履约期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