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骑着摩托车朝一群野牦牛冲去,受到惊吓的牛群开始逃跑,然后趁机掳走跑不快的野牦牛幼崽。”“他们把小野牦牛卖给养殖场,驯养长大后用于跟家养牦牛繁殖后代。”日前,青海警方公布一批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其中包括“7·06”“7·13”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4月5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登山队伍在雪地登山时,遇到了野牦牛冲撞,好在未造成人员受伤。该博主发布的视频定位显示为青海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频显示,一处山林已经被覆盖了一层白雪,六七名登山者在前进时,一头牦牛从远处向队伍冲了过去,登山者惊呼、尖叫,并分散开来。
日前,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检察院提起的2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丹某等8名被告人因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牦牛,分别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看片会现场,《众神之地》的总导演曾海若介绍,这部纪录片迥异于之前BBC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和广为人知的《王朝》,虽然以动物作为主体,但“我们的兴趣点却不在动物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动物其实在传递大自然的声音,比如东北虎对于萨满教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神,它是沟通天地的使者。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内的黑颈鹤。记者 卢文静 通讯员 索朗多杰 摄赤狐。(阿里地区林草局提供)马鹿。记者 丹增平措 通讯员 次仁龙布 摄野牦牛。(阿里地区林草局提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里片区管护员在野外巡逻时救助受伤的藏野驴。
最近米粒迷上了《山海经》,没事儿的时候总抱着本书研究。片子叫做《众神之地》,乍一看米粒妈还以为是希腊神话宇宙又出了新番,但看了几集我发现,它是选取了神州大地上的四个“角落”,拍摄了四种很难观察的野生动物。
青藏高原上,野牦牛跨越雪山、荒野,来到牧民生活的草原,一次次地冲击家养的牦牛群,成为家牦牛的主人,繁衍后代,留下“血脉”。牧民站在一旁,并不干预,到了冬天,野牦牛会自行离去,迁徙到5000米的荒原——这些野牦牛被视为“山神的家畜”,是神性的象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纪录片《众神之地》主创团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与高校专家教授以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众神之地》创作幕后经历以及中国纪录片发展洞察。
采访约在立秋的前两天,当日高温预警,酷暑难耐,曾导晚到了一刻钟,先讲起了迟到的原因。其实,人跟动物一样,《众神之地》里的动物在人类现代化发展中都在面临着生存困境,所以它们选择出逃,或者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这就如同在现代发展中经常忽略老人的感受一样,我们有时也会忽略野生动物的感受。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近日,纪录片《众神之地》主创团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与高校专家教授以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众神之地》创作幕后经历以及中国纪录片发展洞察。北京师范大学放映会现场。
野牦牛在广袤的荒野上奔跑,观众的视角也随着镜头来到了“众神之地”。在藏族传说中,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牦牛,是山神的家畜。高分纪录片《众神之地》首集从野牦牛的故事展开,讲述雪域高原上,人与自然的故事。
——我省出具全国首份《野牦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价值鉴定评估报告》被救助的涉案野牦牛幼崽图片由省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提供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沈晓琛5月26日,由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西宁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7·06”“7·13”两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判决均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