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过哈哈大笑、大口吃饭或者打哈欠时,听到耳前“咔咔”一声,关节“卡顿”一下才能复位,甚至回不去了,即大家所说的“下巴掉了”。您是否发现自己的下巴在一段时间内后缩了或者发生了偏斜?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那么您可能患上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我们简称TMD,是一组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其病因包括心理社会因素、牙齿咬合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其他因素如寒冷刺激、颈椎病、不良姿势等,TMD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
吃东西时,耳前“咔咔”作响;大张口或者打哈欠时,关节“卡顿”一下才能复位,甚至回不去,有种“下巴掉了”的感觉;某一段时间,发现下巴后缩或发生了偏斜;一觉醒来会觉得关节不适。重庆松山医院口腔科主任杨彦春提醒,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很可能是颞颌关节出现了问题。
当你咀嚼食物、说话或笑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神奇的关节在默默地工作着——颞下颌关节(TMJ)。这个关节连接着颅骨和下颌骨,是我们嘴巴开合和运动的关键部位。然而,有时候,这个关节也会出现问题,引发颞下颌关节病,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 颞颌关节紊乱症 颞颌关节紊乱症又称颞颌关节错缝、颞下颌关节炎、颞颌关节弹响症、颞下颌关节盘损伤等,是指颞下颌关节受到超常外力作用及劳损、寒冷刺激或周围炎症波及引起的下颌骨离位、伤筋,而随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多发生于20~40岁青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