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是中国一种极具观赏性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宋金时期,兴盛于明清。作为古代汉族冶铁工匠创造的技艺,打铁花最初是一种祈福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节庆表演艺术。其炫目的火花与浓烈的民俗文化氛围,赋予了打铁花独特的艺术魅力。
2月11日晚,沈阳市和平湾新春灯会上,一场绚烂的打铁花表演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目光。打铁花师傅们是师从河南确山的刘广照团队。确山铁花又称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表演者用木棒将铁汁击打到天空。美如烟花的“打铁花”表演。红网时刻新闻1月23日讯(记者 雷文霞 通讯员 向莉蔓)正月初一19:00,怀化市鹤城区万达广场推出了“打铁花”民俗表演,1600℃的铁汁被抛向空中,击打成“铁树银花”,为在场的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壮观、震撼的视觉盛宴。
打铁花,是流传于河南、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月25日晚,“打铁花”表演在鲤城区浮桥街道举行。一起来欣赏铁水打出的“火树银花”。现场,“打铁花”艺人将生铁置入专门的器具,再放到火炉中熔化成铁水。在风箱的鼓吹下,化铁炉火光冲天。
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打铁花”在滨州黄河楼精彩上演。为丰富市民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增加市民的过节气氛,今年黄河楼景区在黄河楼西侧的广场上安排了两种打铁花表演,分电子打铁花和人工打铁花,本次在滨州黄河楼景区表演人工打铁花的民间艺人是来自陕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的传承人。
春节期间,在山东淄博博山的红叶柿岩旅游区,传统非遗项目“打铁花”吸引了大批游客。1600℃的铁水被匠人猛力击打后飞向天空,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雨,在夜空中绚烂绽放火树银花。铁水砸落在冰面,又溅起遍地金花,一场冰与火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叹为观止。
2024网络中国节・元宵节上图为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周伟摄天津北方网讯:昨晚,非遗打铁花烟火秀表演创新升级,带来空港区域内的首次祥龙瑞凤高空表演。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这是夜幕下独特而绚丽的风景,这是冬日里炽热又温馨的浪漫。春节期间,打铁花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在岛城的冬夜里绽放出流光溢彩的篇章,让大海边的人们亲身领略到发源自中原大地上的这一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14日电(杨显会)日前,非遗技艺“打铁花”在贵州长顺县神泉谷景区上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超过1000℃的铁水,在铁花匠人打击下,铁花一棒接一棒冲天而起,在夜空中散开,点亮天空,流光溢彩,璀璨夺目,观看的游客们阵阵惊叹,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一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打铁花”始于北宋,是中国古代匠人们在铸造器皿时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10月22日晚,古都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上演非遗技艺“打铁花”,吸引游客观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童林国家非遗确山打铁花是河南民间大型传统焰火,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表演过程中,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顿时亮如白昼。“打花打花,越打越发”,打铁花既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事业红火的希冀。
张天琦 摄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吉祥中国年 | 非遗打铁花
化铁水的熔炉架在平地上,师傅们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通红的炉火烧起来,便有师傅将铁汁注入花棒。花棒其实就是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盛有铁汁的花棒叫上棒,未盛铁汁的花棒叫下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