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顺世外道,他们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不承认前后世的存在,其实他们的看法纯属以狡诈、无理之行为单纯建立宗派而已。对此展开的破斥在古今众多论典中都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再广说。而近现代依然有人依据同样似是而非的理由,顽固地坚持前后世不存在论,因此这里重点解析这些人的观点。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蒋立冬 黄松 绘图 佛法中,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很多,经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面对如此众多的法门,如何才能有效契入,畅游法海?博大精深的佛法,有没有一个基本纲领?
为什么把四圣谛作为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四圣谛,是指四个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指对世间的苦果的缘由进行说明;集谛是指对苦的根源是业与烦恼进行说明;灭谛是指对解脱与证果进行说明;道谛是指对离苦的道路进行说明。
关于微观世界,进步有如下观点:进步关于微观世界的观点基本上与一切有不相似,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进步进一步将空间、时间、速度、方向等判定为非时有。再说时间,不论是 1 分钟或 1 小时,一个月或 1 年,都只不过是物质变化的过程而已。
来源:腾讯佛学 2015/03/11慈诚罗珠法师:上午两个小时当中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人天佛教,人天佛教我们到底可不可以学,如果学的话,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样的,什么样叫做人天佛教。因为这是佛教里面最基础的一个佛教。我们这个年代想学人天佛教的最多的了,占大多数。
上文讲到,心的结构有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意识、末那识、藏识这八识及心的本性即佛性,这些包含了人的心理的全部,阿赖耶识一直在轮回,佛性人人具有、是心的本质属性,本文继续上文内容,认识阿赖耶识的三种方式,如何见到心的本性,了解睡眠与死亡的类似过程可消除死亡恐惧,以下是正文。
2001年,刚满十八岁的她,就被选中参演了一部中韩合资的电影《飞天舞》,算是正式出道;2003年,正在上海戏剧学院读大一的她,获得了深圳电视台举办的青春之星主持人大赛的冠军;之后的几年里,她做了主持人、演过剧、出过歌;得到了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