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学校、企业和小区门禁系统中。不过,人脸识别系统偶尔“认错人”,也给使用者带来不少烦恼。“白天我戴口罩出去,经常会把我随机识别成其他人,有时候甚至能刷出来四五个不同的名字。
来源:中国青年报人脸识别进小区 业主有“不赏脸”的权利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刷脸的时代”。显然,后者已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小区门禁系统新增人脸识别,孩子们每次都争着抢着刷刷刷,踮脚,昂头,挺胸,匹配成功,有如游戏里闯过一关。
周女士:“刚开始来是没有门禁的,大概是去年改造之后才有的,当时我看到装门禁,就问了一下,然后就登记了给我了,有一次我去南门做核酸,出去之后回来发现那边关起来了,然后刷一下门禁卡发现进不来了,保安告诉我说门禁卡换了一个,我要去换一下。
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规定》第3条专门将“受害人是否是未成年人”作为动态考量因素,明确将“受害人是否未成年人”作为责任认定特殊考量因素,对于违法处理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承担责任时,依法予以从重从严,确保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依法得到特别保护,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石家庄的部分小区开始实行或正在推行人脸识别门禁,有居民称之为“刷脸”门禁。但居民要提交个人及家庭的门牌号、姓名、手机号,还有个人照片,此举引起了居民热议。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有其便利之处,但也存在隐忧。作为小区的住户,有何看法,记者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