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正在进行,中国游泳队运动员们背上的火罐印再次走红。其实,奥运游泳选手拔火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时候,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就带着一身火罐印参加比赛。拔罐作为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被网友称为“东方秘术”。那么,这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到底有什么功效?
拔罐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医书《五十二病方》就有记载,名曰“角法”。对于现代人来说,拔罐常用于逐寒祛湿、疏通经络,它除了对手法、频率有要求,还有最佳时机——夏天。《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夏天拔罐为什么效果更好,并澄清误区列出禁忌人群。
很多人喜欢拔火罐,因为拔火罐有多种功效,可以祛风散寒、行气活血,但是也有人拔火罐拔出了问题,严重的可能会损害健康。拔火罐一般有什么注意事项?哪些人不可以拔火罐?一般隔多长时间拔一次? 拔火罐注意事项一、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
夏季由于天气温度较高,湿气较重,人们总感觉到浑身乏困、精神昏沉,于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到医院拔个罐来改善这种情况。拔罐不仅能帮助身体祛除湿热、排毒解淤,还具有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等作用。拔完罐后,很多人觉得身上比较清爽,浑身都比之前舒适了许多。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千年的中医学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主要借助适宜的罐具,施术于人体皮肤、经络、腧穴及病变部位,借以打开皮肤的毛孔,通过经络的传导刺激五脏六腑,将阻滞于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及侵袭机体的风、寒、湿、火、毒等病邪排出,使病变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