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召开“辽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力威在会上表示,辽宁省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省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文|江卿曻编辑|江卿昇前言在当今世界,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技术突破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2018年中国成功研发了一款震撼全球的大国重器,这款设备不仅打破了多个技术纪录,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央视网消息: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挺起中国制造脊梁。万米深海之中,“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完成了21次万米深潜,这让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都成为世界首位。
国内首次应用,“基石号”在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始发。12月10日,国内地下铁矿山建设首次应用的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基石号”在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始发。图为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基石号”在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建设工地始发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2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
来源:新华社C919“展翅”、巨轮出海、“神舟”飞船奔赴“天宫”、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刷新发射纪录、“中国天眼”“人造太阳”探秘未知……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一个个“大国重器”惊艳亮相,《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是唯
为了打造近些年来的众多超级基建工程,中国制造了不少工程领域的超级机械,打破垄断造出的大国重器昆仑号,能够兼容多种箱梁的安装和运输,对于这台机械的各项性能,西方只能羡慕,却无力打造出自己的版本,像这样的大国重器全球只有一台,中国昆仑号可以靠88个轮子架桥,它不光能够架起国内吨位最大的箱梁,还能扛7级强风,昆仑号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高铁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实现了重大提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湖南报道“2012年,我们做5200吨米塔机的时候,还有两家外资企业参与竞标;做12000吨米塔机时,已经没有外企参与了。我们就是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9月28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中联重科副总裁付玲谈及这十年在重型机械上的进步时说道。
央视网消息: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2月13日下午钻井深度已突破9900米,正向万米地层冲刺钻进。截至目前,我国首口万米深井采用新换上的金刚石钻头,已连续50次取出古老岩石标本。 深地塔科1井于2023年12月底钻入9000米特深地层。
上天 入地 下海 登极 逐梦2024,又是被大国重器硬核实力震撼的一年60秒视频盘点2024大国重器上新的高光时刻2024中国高度:嫦娥六号带回月背土壤研究表明月背岩浆活动42亿年前就存在;长征十二号火箭成功首飞;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已超1000颗2024中国速度:歼-35
12月2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离港进行首次试运营并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与综合科技水平“爱达·魔都号”的交付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一周今年我
3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广东东莞举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会,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著提高,可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