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通识教育(Liberal Study或General Education)最初是针对大学教育中知识过于专门化的境况而设立的一种全科性的知识传授体系。它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
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Arts Education"的译名,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
来源:光明日报 6月中旬,高考分数还没公布,考生李彬就开始收集信息,为报志愿、选专业作准备。“看到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了一则消息,提到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就在前几天,母婴群有个妈妈跟我提到了通识教育,说想带娃去外地参加通识教育培训。外地?通识教育?这个成本大了!关键是既然是通识,短短一段时间的速成培训能起作用吗?老母亲很迷茫。本着如水妈妈一贯的“省钱原则”,老母亲研究了一下通识,打算看能不能“自鸡”。然后,如释重负。
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件事:孩子明明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孩子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总是感觉没有什么话题可谈,甚至面对对方提出的一些“简单的常识”性话题,孩子竟然无以言对,完全展示不出优等生的特质,这其实就是孩子缺少人文通识教育导致的。
丁雅诵通识教育更注重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通过跨专业的广泛涉猎,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在交叉融合中提升分析归纳、思辨批判的综合能力“如何分辨音乐人谱写的乐曲与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通过输入提示词,人工智能会怎样进行扩散和降噪,生成更符合需求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