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有这样一幅中国地图,历经多年绘就,科学水平空前,走在世界前列。它就是《皇舆全览图》。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
【治史心语】康熙《皇舆全览图》(以下简称《康图》)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间测绘的带有经纬坐标的地图。它由清政府组织实测,并结合地方文献编绘完成,其中西洋传教士负责技术指导和主要编绘工作,地方官员和相关人士承担后勤保障和辅助工作。
《皇舆全览图》系康熙四十七年 至五十六年间,在康熙皇帝的要求下,主要由法国传教士主持,中国地方官员、士兵及一些辅助人员参与,对今中国大部及其毗邻地区进行测绘编制的地图,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西方现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图,由于在当时也是世界上范围最广的实测地图,故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地图史上皆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自1950年代始,谭其骧在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对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形成一个看法:中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同中原王朝等同起来,应该把全中国历史的地图都画出来,这个全中国的范围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
寿安宫位于内廷外西路寿康宫和英华殿之间,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宫,嘉靖年间改称咸安宫。寿安宫南北长107 米,东西宽78米,总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前后分为三进院落,东西各有跨院,是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等人的居所。
——写在《遇鉴文明》之《故宫与卢浮宫》播出之后。它的四角镶黄色鎏金的铜角,以防止旅途中受到磕碰与磨损,箱内有两个长方木架集锦面小匣,匣中为层、格、槽,用于置放文具、书灯、帽架、书画小卷、棋牌等物,另外还设有隐蔽的机关用于放置精微的物品。
古城之内,西湖之畔,丰湖书院肃立,从康熙中期择址迁建,到雍正年间因文字狱牵连一度被废止,又到嘉庆初重返原址二度复建,创建丰湖书藏,到光绪末改办惠州府学堂并成为粤东辛亥革命重要据点,再到成为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张 妮 刘清源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交流“龙与百合花的相遇”。近日在故宫开幕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如此形容中法336年前的第一次相遇。龙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标识,百合花是法国王室的标志。
在历史经纬当中,东西方文明在澳门相遇、交流、互鉴。西学东渐,为中华文明包容发展注入新元素,东学西传,也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等多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触摸历史的细节,感受思想的激荡,在真实的史料中,我们能找到独属于澳门的那些故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名场面: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为了维持满汉官员的平衡,忍痛将周培公贬到了塞外苦寒之地。周培公在流放期间,遍阅古今各族史料及图谱,穷十年之功,终于给康熙皇帝绘制了一副大清帝国的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