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日清晨,新任美军第8集团军军长李奇微给顶头上司麦克阿瑟写了一份新年贺卡,贺卡中李奇微颇有信心的向麦克阿瑟表示朝鲜战争形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久美军就可以班师回国,结束这场战争,贺卡送出去后,李奇微像往常一样乘坐吉普车出发去前线视察,但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大批南朝鲜军队正四处溃逃,他们手中的武器丢的丢散的散,后来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所看到的场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
作者:胡显达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70多年。关于这场战争起因、胜负、影响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公布,人们也越来越了解战争的真相。这场战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东北亚地缘上的战略博弈引爆的。但起因却源于斯大林与罗斯福关于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秘密划分。
在国庆期间,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长津湖》火遍网络,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部队的真实经历,他们凭着钢铁意志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全歼美国王牌作战部队“北极熊团”,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
前言:朝鲜战争上曾经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拥有着来自苏联的秘密武器,总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和上唯一能够与美军所匹敌的力量,他们就是志愿军的“炮兵之王”喀秋莎火炮兵第21师,只要这支队伍一出现,必定引得地动山摇,让美军闻风丧胆,但是在每场战争之后,这支部队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为何?
新中国成立初期,位于中国东北方向的朝鲜发生了内乱,美国为从中得到好处凭空介入这场内乱,对朝鲜挑起了战争,为保卫中国领土不被侵犯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发展空间,苏联与中国商议迅速作出决定,中国率先派遣志愿军到达辽宁准备作战。
引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场上,一种名为“喀秋莎火箭炮”的武器以其震撼世界的威力,成为了中国志愿军的秘密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1941年夏,德国军队在东线的进攻势如破竹,犹如席卷一切的风暴。
战争初期,主动发起进攻的美军进展还比较顺利,担任主攻的美陆军第7师在300门重炮掩护下,先后占领了上甘岭村两侧的537.7和597.9高地,并将上甘岭这座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彻底炸平,负责防守的志愿军部队只能撤入坑道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