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艺 李慧雯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都与这位老人有关,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孙家栋。
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资源探测卫星工程等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北斗导航卫星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的总设计师,20多年前他主持制定的“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圆满完成。
潮新闻 记者 李娇俨图源 视觉中国浩瀚星空,承载着人类的梦想。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显示,我国2024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其中,还提到探月四期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
今天是“共和国勋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的93岁生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来到孙家栋家中,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向他送上生日祝福。方向明与孙家栋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并祝他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新起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编者按:54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如今,三名“80后”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奔赴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中国航天的荣光时刻。这些年,中国航天员队伍接续飞行,一次次为国出征,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