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政府机构频繁“换马甲”,出现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府等行政机构。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有很多,先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在南京出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此时中国正处于大变之际,各省接二连三宣布独立,后南北议和,孙先生辞去大总统一职,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但此时国民政府是在北京,俗称北洋政府。
我们经常听到的“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三段历史,听起来感觉一团雾水。他们都是指清朝灭亡后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其实这三个历史时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如下:
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将原东北3省根据满洲国时期的行政区划改置成东北9省,增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6省及沈阳、大连、哈尔滨等3个直辖市。南京 | 上海 | 北平 | 青岛 | 天津 | 重庆 | 大连 | 哈尔滨 | 汉口 | 广州 | 西安 | 沈阳。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是指国民党执政的政府,简称“国民政府”,也是中华民国内继北洋政府后第二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全国分为35个省,另有外蒙古和西藏两个地方,国土面积约1116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约5.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