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厨学做菜#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刚从田间忙碌回来,突然想到有个好东西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虽然说可能迟了些,但总没有缺席。说起蒿子粑粑也算是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小吃了,发展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家喻户晓,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但大家都只知道它好吃,却很少有人会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朱志姣 李彩虹 通讯员 李翔根 桃源报道“过个好年”,首先要有年味,而对年味的准备与感知,往往是从舌尖上开始的。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从腌制腊味到打糍粑,从炖钵子到包饺子,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对家人满满的爱意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我出生在生活贫穷的六十年代末,在外婆家长大,那个时候没有零食吃,整天缠着外婆喊口里没味,要吃糖糖。外婆只好就地取材自制美食:磨米浆蒸发糕,地瓜烤红薯片,洞庭湖湿地遍地的藜蒿制作蒿子粑粑,四季变着花样哄着我。
今年的春天,一改娇羞扭捏的性子,像个活泼开朗的少女,热情奔跑在这片土地上,毫不吝啬地给这可爱世界一个大大的拥抱。于是,万物复苏,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野菜都开始迅速生长发芽。印象最深的野菜便是蒿子了。春分前后,荆楚大地上,这种菊科植物会抢抓大好时光,成片地肆意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