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喜欢把身体不适归结为“虚”。“虚”这个字在中医里确实很常见,但它也容易让人误解。有人一累就说自己气虚,有人手脚冰凉就觉得是阳虚,还有人认为自己脸色发黄是阴虚。
近日,章丘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王敬超表示,疲劳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健忘······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很累,往往感觉也没有干多少事情,却总觉得非常疲倦,休息后也无法明显缓解,并且反复出现,其实“累”也是一种病,当心疲劳综合征。
第一呢就是口苦,口干,咽喉干,第二是眩晕,第三是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第四呢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第五是恶心,反酸,水向上反气,第六就是胸闷,心悸,心脏跳动异常,第七呢就是肋部里边有胀痛的地方,第八是失眠多梦。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脾虚啊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了,那脾胃作为咱们的“后天之本”,像气血的生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之类的重要功能啊全都得靠它,所以呢当它出现异常,变得亏虚以后,咱们的身体就会跟着产生一系列很明显的症状来警示、提醒我们。
现代人的饮食作息不规律,时而暴饮暴食、时而挨饿吃的少,加上压力大、少运动,脾胃变得越来越虚弱。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表现。
我们身体的阳气是不是虚,体内是否有寒气,最佳方法就是问问自己“冷不冷”。但也有个别情况,当寒证或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即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这些假象如不细察,很容易耽误病情。
可能很多人找中医看病效果不佳,而实际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情况,很多人会把西医的病名拿出来说,比如,我感冒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现在很多医生也不怎么问诊了。那么,病人怎么描述,最利于医生的诊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