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出产好茶,又全民饮茶的潮州,就诞生了一种专为乌龙茶而生的茶器——潮州手拉朱泥壶。不过,和宜兴的紫砂壶相比,潮州手拉壶对很多茶友而言还是新事物,存在很多误区和疑问,今天茶道君就透过这篇文章,让茶友们3分钟读懂手拉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兴起于明清,是岭南瓷都潮州的标志产品,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多个手拉壶的百年老字号及其工作坊守正创新,手艺人成为传承人,名气带来光环,也带来责任。揉泥、拉胚、修胚……朱泥在吴锦全的指尖逐渐成型。
潮汕工夫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到茶室的布局、小到一个茶杯,讲究起来都十分有趣。今天,我们就从潮汕工夫茶杯说起。潮汕工夫茶杯,因器型小巧、色白如玉,向来有“白玉令”的雅称。正宗的潮汕工夫茶杯,以潮州飞天燕高岭土为胎骨、长石釉为面,经高温烧制而成,具有“小、浅、薄、白”等特点。
文 | 罗韬一位潮籍友人送我一把潮州手拉泥壶,造型精美,不盈一握,配以核桃大的茶盏,用以泡发半发酵的乌龙类茶,让茶香应藏则藏,应散则散,真不辜负这一勺好茶叶。近二三十年来,潮式泡茶法已经风靡全国,俨然是一种最正宗的茶法了。
形似广州塔的《穗之韵》、憨态可掬的《孺子牛》、寓意深远的《初心壶》……9月27日上午,“一壶一乾坤”张瑞端师生潮州手拉朱泥壶作品展在广州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约百件精巧雅致的潮州手拉朱泥壶作品亮相羊城。
日前,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策划举办的“ ‘壶’说八道——季益顺、谢华大师师生茶壶精品展”在工美港珍品馆一楼拉开帷幕。展览现场紫砂壶,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500年间名家辈出,受江浙文人诗歌颂咏,不断有精品传世。
■ 读懂广州 第六十期 ■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春日,阳光微醺。漫步在潮州牌坊街,在汕头小公园,在揭阳中山路,会发现每个档口屋檐下都不约而同摆放着一套工夫茶具,每有游人经过时,主人便会热情邀请客人落座喝茶。
元首会晤后,这些潮汕文化元素火了……4月7日下午,中法两国元首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的非正式会晤现场,多个潮汕元素亮相。一时间,凤凰单丛茶、潮绣等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潮绣针法多样达200多种4月8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的潮州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