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实验指标,我们已经介绍了三种,分别是抗体指标——类风湿因子,炎症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个抗体指标——抗CCP抗体,抗CCP抗体不仅有助于类风湿确诊,还有助于判断类风湿预后。
在探索风湿性疾病的复杂世界中,一组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指标不仅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内在工作机制,而且为诊断、监测和治疗风湿性疾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在健康人体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极低,一般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来辅助诊断疾病。这是因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已经被激活,产生了大量的类风湿因子,即便炎症得到控制,这些已经产生的类风湿因子仍会在血液中存在一段时间,所以会出现关节不痛但类风湿因子高的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AI医生如何诊断、准确性如何?7月6日,以收集的病例为基础,新京报记者与国内首个大模型驱动的AI医生——医联MedGPT展开了一场“医患”之间的对话与问诊。多轮“问诊”后给出检查方案“您好,麻烦您告诉我您的性别和年龄,以及哪里不舒服?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的检查比较多,总有患者担心自己被过度检查,今天就从医生的角度,聊聊哪些检查类风湿患者应该做,哪些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做,解答您关于类风湿检查的疑惑!你知道类风湿关节炎常做哪些检查吗?(一)类风湿是一种可导致严重危害的疾病,早诊断很重要!
陈女士在45岁生日前出现了关节红肿的症状,过完生日就开始辗转求医,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近半年,陈女士一直严格遵守黄闰月医生的医嘱,病情控制良好,关节症状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疼痛的程度也越来越轻了。
患有类风湿的姐妹李大姐说,这个指标阳了就是类风湿了,让她赶紧来风湿免疫科治疗类风湿。黄闰月医生详细看了看这份体检报告,对陪同的李大姐说:“您误会啦。咱们类友光知道类风湿因子可不行呀,还有另一个指标,更需要关注!”
根据《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运用》,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早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的检出率是79.17%,也就是说,100个类风湿患者在早期进行检查的时候,有79个能查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
对于没有外伤,出现关节劳损、疼痛、退化的患者,验血主要用来排查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炎症性关节炎,我们常说的关节炎首先是骨性关节炎,其次是炎症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炎造成的危害普遍大于骨关节炎,迅速恶化的风险也大,治疗起来更加复杂,有必要尽早进行筛查,最常见的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在疾病的早期,它可以伪装成骨关节炎甚至一般的手部关节疼痛,两者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