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认真选购年货东南网莆田2月1日讯(本网记者 金晶晶 章逸琳 胡雨薇 文/图)春节临近,年味愈发浓厚。1月31日(腊月廿一),记者走访莆田的超市、农贸市场、商铺时,发现客流量明显增多,前来选购年货的市民一拨又一拨,很是热闹。超市里,市民置办年货。
新华社福州1月30日电 题:福建莆田:一颗非遗红团里的浓浓年味新华社记者陈弘毅春节长假里,福建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张灯结彩,一派节日喜庆氛围。一家挂着“莆田红团”匾额的小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游客正在等着购买一屉屉现做的红团。
文献路夜市试营业“莆田之夜”步行街开启1月19日晚7时起,“莆田之夜”市区文献路步行街夜市试营业。当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文献路沿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侧的路面上,夜市摊位一字排开,文创产品、美食琳琅满目,灯光斑斓,年味浓郁。游客纷至沓来,逛集市、买年货、品美食。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推出原创策划栏目“这座城市有点东西”,与读者们一起,挖掘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故事,探寻城市建设创新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案例,以期为各地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正月初五(2月2日)上午11点时段央视新闻频道11点30分央视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直播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搭万斤红桔闹元宵垒桔塔、九鲤灯舞、挑十担盘、踩高跷等独特元宵习俗精彩亮相一起来看精彩年俗01垒桔塔正月初三至初七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搭万斤红桔闹元宵江东村
编者按:当非遗资源大省的福建遇上非遗中国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福州闽剧、泉州南音、漳州木版年画、闽西客家木偶戏、南安英都拔拔灯、浦城剪纸……这些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将在首个世界非遗中国年在八闽大地震撼上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莆田2月12日电 (叶秋云)在侨乡莆田,“过年”还在继续,盛大的闹元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抬棕轿撞火闹元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九峰村举行。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抬棕轿撞火闹元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九峰村举行。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8日讯(记者 陈盛钟)大红灯笼、装饰灯带、中国结……春节越近,年味越浓,各种象征着红色中国年的装饰物出现在莆田街头巷尾,为城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成为这座古府新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古代走来的红灯笼,始终象征着光明、温暖和希望,也指引着人们回家的方向。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义伟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莆田蛇年春节年味浓度爆表。2月4日,携程发布《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莆田上榜春节“非遗热门目的地”。莆田元宵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游客来莆田闹元宵、过大年。
我市借力央视等主流媒体聚焦,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展示莆田春节元宵独特习俗,升腾“天下看莆田”热度,掀起文旅热。节前,央视二套《消费主张》《中国米食大会》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向观众展示独具特色的莆仙美食和充满魅力的莆仙民俗。
这里的春节一年两度这里的元宵一月欢腾这里的过年长达46天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人流涌动。佘琦辉 摄这里是哪里?在东南沿海有这样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我们的春节假期结束时,他们却年味正浓这里是“妈祖故里 灵秀莆田”这里是“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湄洲女新春祈福。
论中国最爱过年的人,福建人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今天是元宵节,人们已然结束了长假,回到职场、学校,顶多就是看个花灯、吃个汤圆,象征性地为春节画上句号,但是在东南沿海的八闽大地,2024年的春节,正迎来最盛大的高潮——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开始惆怅了“假期怎么这么快就要结束了啊”!就在大家还在回味春节点点滴滴的时候,国内有座城市的“春节”才刚刚开始。它就是位于福建的莆田。莆田,素有 “中国鞋都” 的美誉,早已为大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