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公元1853年的“神奈川事件”之中,当时的美国被迫日本开放了箱管和下田两个港口给美国通商,因此滋生了日本国内的“倒幕运动”同时也是此次事件让日本彻底的“西化”,也就在“德川幕府”结束统治的那一年,日本明治天皇开启了浩大的“明治维新”,从思想上、制度上、技术上向西方全面看齐。
导语: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开始逐渐对大型控股公司进行扶持,使得六大财阀崭露头角,将日本整体经济垄断,在二战爆发之后,六大财阀同样是侵略的先行军,只因日本的军官往往都是从这样的家庭背景当中选出的。
文/寂寞的红酒在抗战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叫做大佐的军衔。大佐是抗战影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称呼,多见于日军下级军官对上级军官的称呼。不过对于大佐这个军衔有多大,很多人可能都是一头雾水。那么日军的大佐是个什么样的军衔,级别有多高,能指挥多少兵马?
大多数的士兵参军还是希望能够在军队中获得更高的军衔,但是在二战期间,更多的日本士兵更想达到的军衔是大佐,并不是更高一级的少将,正常来说,军衔越高,军队中的话语权也就越重,为何日本士兵都已当成大佐为目标呢?
在不同的团当中,带领军队也不同,一般团大约在1000人左右,但如果担任的是联队长,就可以管理一个连队,日本当时陆军个联队约3500人,3500人里大约3300人配备了刺刀等武器,100多人作为炮兵,剩下50多个人就是大佐的“保镖”。
不过,在二战的时候,日军中的大佐实际上的权力大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具体还要看当时担任了什么职务。二战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败刺激了日本,他们开始嫌弃这些叫大佐的智囊有点晦气,害得日本的本土都遭了原子弹,或者是日本人感觉大佐的大字,不太适合战败者使用。
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14年,给我国造成了多少数不尽的灾难,而侵华日军更是在我国犯下无数罄竹难书的罪行,比如南京大屠杀,30多万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铁证的事实,日本却想要否认,至今不肯承认历史,还试图篡改和美化战争。
在各种跟抗战有关的历史电视剧中,大佐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军衔,按照日本军队内部的分级制度来说,日本的大佐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校,是距离将官仅有一步之遥的高级军官,至于其他的中佐、少佐则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中校、少校。
在许多短视频平台上,人们用带有“大佐”味道的日语获取流量,大佐一词逐渐娱乐化,变得不那么沉重了。我们痛恨日本侵略者,更痛恨那些带兵打仗的日本军官,其中大佐就是日本军队中一个军衔,那么日本的大佐相当于我国什么军衔?
二战时期日军的军衔看上去十分特别,初一看还很唬人,有的人不知道是真不懂,而是把网友都当傻子,万分吹捧旧日本军衔,比如像《日军的大佐有多牛,给个少将都不换》,大肆吹捧日本的大佐级军官,说得好像天上有、地上无似的,而且传播量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