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与郭沫若相伴了大半生的妻子于立群在丈夫逝世后思念万分,于是来到了丈夫的遗物前睹物思人,谁承想却发现了一张自己姐姐与亡夫的亲密合照!顿时悲伤的情绪被茫然掩埋,在得知真相后她怀着悲痛的心情上吊自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几人之间到底有何内情?
但令众人意外的是,同年6月下旬,郭先生的骨灰却撒在了山西昔阳大寨的梯田中。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时,话已经说得不利索,但还是坚定地表示:自己的大部分遗产都无偿捐献给国家,至于骨灰,不必葬于北京,撒到山西大寨去肥田。
郭沫若,民国著名才子、诗人、科学家、作家。曾以歌德自称并被文化界广泛认可,周扬曾对郭沫若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郭老一生,四个情人,三任妻子,其中有三个,为他而死。张琼华张琼华,郭老的原配。
提到郭沫若,文学界的人会说:他翻译《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战争与和平》,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戏剧界的人会说:他创作的《屈原》、《王昭君》、《虎符》、《蔡文姬》、《党棣之花》,扛起了近代戏剧经典作品的半边天革命家会说:他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撰写散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
郭沫若在文化界和考古界一直都是一位巨匠,在战争年代他不畏惧国民党的强权统治,曾公开发表言论直指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要知道这在当时是没有几人能做到的,因为国民党一贯的暗杀手法是极其恐怖的,因此郭沫若就被不少人称为“第二个鲁迅”,令人敬仰。
《明朝那些事儿》让大明皇家更广为人知,也助推了人们对明朝历史的热情。等到新中国成立了,考古工作才又被重视起来,郭沫若和吴晗负责指导,1955 年的时候,郭沫若提议挖长陵,也就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陵墓,可不少人反对,后来中央同意了,结果考古专家一直找不到进陵墓的路,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