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公约》有效的保护了双方战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实,多数士兵在战前都是平民百姓,只不过,战端一开,就被强制应征,送往前线,事实来讲,多数士兵是不愿意打仗,打仗有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伤亡与阵亡,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自人类从漫长又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的血腥后,世界各国都逐渐表现出对“和平”一词更多渴望之情。古语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前半句或许已经不太适合当今各国发展,但后半句用来总结战争带着百姓的危害必然恰当。
当国际武装冲突爆发、人们发现自己身处交战国的势力范围内时,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就会全面适用。四公约对人道待遇的要求以及将虐待行为归罪的规定,使其成为了反对残酷行为的堡垒,并重申了“即使在战争当中也存在限制”这一理念。
原标题:中国代表:愿不断促进以《日内瓦公约》为代表的国际人道精神发扬光大新华社日内瓦8月27日电(记者 石松)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6日在瑞士日内瓦出席“重申捍卫国际人道法的承诺”主题研讨会时强调,中国一贯积极推动国际人道法的落实。
中新社日内瓦8月12日电 在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公约》通过75周年之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12日呼吁国际社会作出新承诺,将遵守《日内瓦公约》作为政治优先事项。当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举行线上和线下记者会,纪念《日内瓦公约》通过75周年。
可是,因为安排节日加班引发了员工不满,从而怒斥上级的事件。事件主角陈志龙先生提到了《日内瓦公约》,该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其中有涉及战俘的条约。
日内瓦四公约是国际社会于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四个公约,包括《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