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月15日发布的文章《已有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养老问题的最好措施,为啥非用教龄补助?》中详细提到了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就妥善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而专门下发的通知和意见,各省市区只要依据这些通知和意见精神将相关问题落实到位即可妥善解决。
朋友们,大家好,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是有法可依,有纲可循的,当初被辞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现在已是老年,养老问题是他们十分焦虑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执行的按一年8元到20元的教龄补助,这个固定标准很难适应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养老。
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师范教育投入有限,教师资源极度短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公办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一所村级小学,一个公办教师都没有,一个管区和公社的学校,公办教师都是几个,农村教育处于亟待发展中。
对于原民办代课教师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国家层面早在1997年和2011年两次出台了相应的妥善解决问题的具体指导意见和文件,照理说,解决起来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各省市区只需要依规办事即可,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原民办代课教师遗留问题却是网上的热点话题,看来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就头条这个平台,原民办教师的话题铺天盖地。因为我也是由民办教师“转身”为“代课教师”的。但又不是被县政府县教育局招录、培训时的称谓——民办教师。就是因为所谓的任教截止日期闹了个大“乌龙”,官方说是“当时被遗漏”。因此,我也只能是“原代课教师”的一员。
秋风萧瑟,一位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在街头,手里紧紧攥着一叠泛黄的材料,他叫王老师,曾经是一位乡村教师,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如今,他却为了争取应得的退休待遇,不得不踏上漫漫上访路,王老师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类似的群体上访事件,将“民办代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