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进一步扩大国家单病种质控范围,病种数量扩展至51个,覆盖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儿童白血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在眼科、口腔等社会办医活跃的领域选取代表性的病种进行质控。
为了进一步规范按病种付费模式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调动医疗机构控制费用的积极性,《宝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付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从 7月1日起全市执行统一的108种单病种付费、41种日间手术及门诊一般康复治疗项目。
各相关定点医疗机构:为深入推进我市“总额预算下点数法”支付方式改革,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中心以近三年全人群、全样本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客观聚类,经过两轮征求意见和8次专家协商谈判,制定了《厦门市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住院DIP病种组合目录及门诊项目分值》。
2017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从 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要求各地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出台了《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保险单病种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该通知阐明了我市单病种医保报销的相关问题。单病种结算是指,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保的人员,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特殊疾病门诊就医治疗时,以病种为单位计价。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特”)医疗保障政策,2021年1月1日起,我省将原河北省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完善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政策及调整医疗费用结算方式等事宜的通知》(冀医保〔2018〕38号,以下简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