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细心看看,就不难发现其实每条街道的名字都是记录了另一些事情,别具意思。香港的街道名字除了使用英国皇室贵族成员、香港总督、英军军官、殖民地及英国官员来取名外,还有很多是根据外国城市,建筑物和不同行业所命名的。
盛夏的香港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游客们最近喜欢去打卡的街道路牌是港岛的麦当劳道,买一袋“老麦”,附上那句必备的文案“麦当劳道点解无麦当劳”;来香港旅游,打卡街道或路牌,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固定行程之一。
文图/薛广牧今天突发奇想,就去了一条之前从来没有认真走过的街道。那是一条,有些宽敞的街。从地铁站出来,一整条街都弥漫着——干货的味道。那里混杂了干鲍鱼,干草药,干腊肠,咸鱼干的味道。街道很宽敞,街道上的人也很多,只是,街上的人大多不是进入店里买东西的。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在武汉市江汉区,有一条香港路;而在香港南区香港仔,也有一条湖北街,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月5日0时起,武铁将首次始发开行武汉往返香港高铁列车。从此,市民在武汉和香港之间往来更加方便。
界限街是香港九龙半岛一条重要的街道,连接深水埗与九龙城区,中间穿趆旺角北,九龙塘,九龙仔。殖民地时代,清廷割让予英国的土地就以此为界,此线以南为割让地九龙,以北为租借地当时此界的线并非正式的道路,原来为一座小山,后来由于耕地不足被夷平,后来为了配合九龙塘发展,以及处理租界内外的地税问题,香港政府便于此界线上兴建一条道路,即是界限街,非常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条街。
罗素街坐落于香港湾仔区铜锣湾,这条全长仅250米的街道,名店林立,租金一度贵绝全球,曾被誉为“全球最贵街道”。然而,受疫情影响,香港奢侈品零售陷入冰封,以罗素街为主的铜锣湾核心商圈的铺租价格更是一落千丈。
“春”为四季之首,是繁花盛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希望。在中国,有许多城市都有叫“春”的马路或者街道,有不少是繁华路段,例如成都的“春熙路”,深圳的“春风路”,大连的“绘春街”,南京的“迎春街”等。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的城市有叫“春”的马路或者街道吗?
香港由广东小渔村经历殖民地年代,使得很多地名、街名在取名时很有特色,这当中的故事,你知道多少?香港早期的街道命名,部分来自英国殖民地年代的英国人港督、官员、名人名字,有了英文街名,再翻译成中文,有时因为手民之误出现错漏,例如北角以前发电厂,附近的Power Street,Power原意是形容发电厂输出的能量,却被误译为力量,中文街名为“大强街”,跟发电厂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