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例萌芽于岭南古老的祭祀。年例文化源远流长,有历史,乏记载。有认为年例文化是以冼夫人文化、雷州文化为主体,以宗亲文化为维系,受高凉文化、潘茂名文化、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响,由历史上多次南迁带来多元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补充,不断发展演化而成。
临近春节,年味不断浓了。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例是茂名人挥之不去的年味记忆。其中,茂名滨海新区古村落庄垌村的“妆春”,更是独特的年例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村民会在电城镇庄垌村委会蔡屋村的济阳庙举办“妆春”庙会——被写入了“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丛书之《茂名年例》。
在粤西茂名,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茂名年例”是当地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的民俗活动,主要集中在新春期间,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例”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美食大餐,还有游花龙船、火把节、游花灯、木偶戏等特色民间艺术活动。
”年例“千人宴现场。梁远东 摄3月24日,广东茂名市博皇家居生活广场举办“年例”千人宴。“年例”是茂名、湛江地区的乡傩盛会,从农历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2012年2月21日,茂名年例被批准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食”力出圈,广东包好吃!GDToday、广东发布联合陈晓卿团队(稻来纪录片实验室)发起“蛇来运到 好吃广东”活动,携手各地美食达人,端出“拿手好菜”,牛肉火锅、烧鹅、蒜蓉生蚝、酿豆腐、煲仔饭、酸笋鸭……21城过年Citywalk线路、美食指南、chill爽攻略统统放送!
溯古至今、年年有例。年例是粤西人民传统的贺岁方式。高州年例始于正月初三、初四,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末。高州年例往往比过年还要热闹,每逢年例,出外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老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走亲访友,“睇年例”“食年例”。
粤剧表演。李达 摄人群中可爱的“小狮子”。刘栋 摄湛江东海岛人龙舞参与巡游。刘栋 摄巡游队伍所到之处熙熙攘攘。李达 摄大锦旗巡游。李达 摄飘色表演。刘栋 摄普宁英歌舞。刘栋 摄“走走走,看年例去!”3月26日,农历二月十七,高州城区热闹非凡。
花桥上人头攒动。 麦思容 摄飘色演员多为6到12岁的孩童。姚瑶 摄飘色巡游中孩童凌空而立,场面震撼。姚瑶 摄飘色巡游的演员造型各异。姚瑶 摄花灯璀璨。 姚瑶 摄五彩斑斓的鱼灯让人目不暇接。吴东俊 摄手执鱼灯的小女孩。吴东俊 摄吴阳游灯。吴东俊 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