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迎来乙巳蛇年元宵节元宵至,共赏月元宵又称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节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这轮元宵月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刻出现在12日21时53分今夜,无论相隔多远
目前,全省集中开展的以“治六乱、靓家园、迎小康”为主题的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强力推动之下,很多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正在养成,这样的转变也发生在尖草坪区的河底村,现如今,全村村民拧成一股绳,干净靓丽奔小康。经过“清 拆 建 种 美 ”,即:清除垃圾、拆除违建、建好围墙、种植绿化、美化立面。
【来源:洛阳网】加工车间一派忙碌景象眼下,农忙已过,在洛宁县河底镇中村村的辣椒加工厂里,仍是一派繁忙景象:辣椒加工设备轰隆运转,农户不断将带枝干椒拉来销售,堆成小山的辣椒将车间映衬得红彤彤的……“我们的辣椒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原来是闲置仓库,经过改造成了辣椒加工车间。
俯瞰河底镇 武勇峰摄早晨在“初心”公园散步,晚上在小区跳广场舞,是阳泉市郊区河底镇固庄村村民李瑞华每天的“必修课”。“俺们住进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楼下有公园、做饭用天然气、冬天有地暖,比原来住旧窑洞强多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坚守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天祝县安远镇河底村结合“三抓三促”行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农村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按照讲、训、评、比、帮、育、娱的“七字七心”工作模式,以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共同参与,多方式、多举措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不断提升村庄文明。
河底村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中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今年以来,孝义市胜溪湖街道河底村以被列为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契机,立足曹溪河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牵引,全力推进旅游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示范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民宿民居改造工程等项目,从风貌上提升村
9月23日,阳泉市郊区河底镇首届文化旅游节暨“康养河底 和美燕龛”主题活动在河底镇曹家掌村开幕。为期两天的河底镇文化旅游节活动,还分别在程庄村、燕龛村、北庄村举办了“心随影动 多彩燕龛”摄影展、“以车会友 乐享燕龛”车友会活动、“乐动田园 乡约燕龛”电音节。
近日,在闻喜县河底镇的乡村振兴蔬菜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在为黄芯大白菜苗松土。该产业园总投资653万元,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17栋、钢架冷棚160栋,占地面积275.4亩。目前,产业园内种植了高秆香芹和黄芯大白菜,可使该镇19个行政村每村每年集体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
春节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光氏家族新春团拜会,在阳泉市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闪亮登场。32张大圆桌排列整齐,320多名光氏宗亲围坐一起,尝佳肴、送祝福。河底村光氏家人新春团聚场面。武勇峰摄“蛮好蛮好,热闹又开心,我们一家人都来了,第一次大家一起过大年!”光志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舞蹈《跳起来》2.舞蹈《花开中国》3.朗诵《奋进新时代 腾飞新三泉》4.威风锣鼓敲出了农民的精气神儿5.舞蹈《中国年》6.舞蹈《春潮颂》7.鼓扇舞《在欢腾的大地上》8.独唱《爸》9.小品《幸福千万家 开车不酒驾》10.舞蹈《五哥放羊》11.
河底村光氏家人新春团聚场面。武勇峰摄春节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光氏家族新春团拜会,在阳泉市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闪亮登场。32张大圆桌排列整齐,320多名光氏宗亲围坐一起,尝佳肴、送祝福。“蛮好蛮好,热闹又开心,我们一家人都来了,第一次大家一起过大年!”光志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味悠远 见证陶寺文明▲陶寺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冯思泉摄 陶寺遗址博物馆迎来开放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大年初五,馆外南广场上锣鼓齐鸣,鼓手们身着红黄色盛装,手起槌落,铿锵有力的声音震彻广场。观众们围绕在舞台前,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欢呼,大人们则拿起手机记录下这喜庆的瞬间。
来源:【阳泉日报】玉兔纳福踏春来,锣鼓喧天闹元宵。2月6日下午,阳泉市郊区举行街头民间艺术展演。来自郊区各乡镇、村、单位的21支队伍齐聚这里,倾情表演敲锣鼓、划旱船、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节目,抒发对幸福生活的赞扬和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开烧了!”1月6日,农历腊月十五,阳泉郊区河底镇牵牛镇村的“陶瓷小院”里,伴着一声响亮的呐喊,第一批陶瓷坯件被装进电窑炉,迎接“华丽变身”。“盼了好久,大伙儿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这第一批陶瓷坯件试烧,可是咱村建起‘陶瓷小院’复兴陶瓷文化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