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修缮完的上海张园西区合影(资料照片) 殷立勤 摄中新网上海2月1日电(记者 殷立勤)2月1日,根据上海市房管局介绍,张园东区的保护建筑平移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张园东区有优秀历史建筑1幢、区文保点20幢,目前已完成3幢历史建筑的平移工作。张园有上海最大石库门建筑群之称。
新年伊始,静安区张园东区整体开发计划也有了新的进展,张园现已先行完成3幢历史建筑的平移工作,后续将结合周边相邻项目的进度,逐块完成共计25幢建筑的平移、顶升施工,分阶段、分地块实施地下开挖建设、新建建筑设计施工,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
@上海静安 介绍,今年九月,张园东区启动了最大规模的组团式平移项目。在国内最先进步履式平移技术的“护航”下,9栋文物保护建筑被分成四个组团将依次平移至中间址位置。12月3日,四个组团中体量最大的2号组团在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后,正式开始朝前“迈步走”。
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更新的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让我们感知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发展。历史老建筑在不影响城市的发展中是如何保留下来的?上海哪些建筑和区域是因为城市更新而移位的?建筑的平移为何是协调城市发展和保护历史建筑的最佳途径?
央视网消息:将一座重达3600吨的大楼搬到200多米之外,还要“毫发无损”,总共分几步?近日,在湖北鄂州,这道题有了答案。6月6日,湖北鄂州一座消防站历经2次旋转和2次平移,精准迁移至200多米外的新址。
张园建设规划图 静安置业有限公司 供图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 ,将打造地下空间增加商业和公共配套服务,实现三条地铁线的无缝对接。11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静安区了解到,位于南京西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张园,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东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设。
历史悠久的老市府大楼是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核心建筑,项目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今年5月完成工程建设,进入招商阶段。精雕细琢的9年,它究竟经历了什么?难在哪里?或许能为城市更新如何利用、激活老建筑提供一点新启示。
近日,静安区张园东区最大规模的组团式平移项目正式启动。此次组团式平移项目包括9栋文物保护建筑。详见↓这些保护建筑多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均为上海市静安区文物保护点(三类),房屋多为2层,局部有3层阁楼,屋脊建筑高度多在15米以下,总建筑面积约10020平方米。